锚定绿色赛道创新赋能发展
—嵩山储能发展实践与展望
(张 涛)
郑州嵩山储能科技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嵩山储能”)作为郑州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国投集团”)的全资子公司,自2023年11月成立以来,始终锚定国家“双碳”目标,紧扣郑州市能源结构转型部署,聚焦分布式光伏、储能电站、氢能产业三大核心赛道,在成长中谋发展,在发展中求创新,逐步构建起“投资-建设-运营”一体化发展格局,稳步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,为区域能源结构绿色转型注入强劲动力。
嵩山储能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方向,将党建引领深入融入到项目规划、建设及运营全流程,以高质量党建赋能企业发展。在国投集团党委的坚强领导与全面支持下,嵩山储能严格贯彻落实国投集团战略部署,依托国投集团资源优势与平台支撑,强化党建与业务工作协同联动,为各项事业开展提供了坚实政治保障与组织支撑。
一、深耕实干筑根基,项目攻坚显成效
嵩山储能自成立以来,紧扣“项目为王、效益为本”理念,在项目建设、模式创新、行业贡献等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,为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。
项目建设实现“量质齐升”:围绕郑州市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计划,持续拓展“光储充一体化”新能源驿站项目布局,为新能源综合利用提供标杆案例。截止目前,已运营及建设中项目总投资约4500万元,光伏装机容量4.3MWp、微风发电18kW、配套储能12.1MWh,建设新能源汽车直流快充车位224个。首批光储充项目自2024年8月试运营以来,已服务新能源汽车充电8.8万次,充电量273.2万kWh,光伏发电140万kWh,为项目周边企业、居民及运输车辆提供良好的绿色能源保障。
重大项目储备“蓄势待发”:立足郑州能源发展规划,嵩山储能重点推进郑州市首个大型电网侧独立储能电站—高新区200MW/400MWh电网侧独立储能电站及新能源研发运营中心项目,总投资约5亿元,占地面积约35亩。目前已完成发改委投资备案及省、市两级国网电力接入方案批复,预计2026年并网运行。项目建成后将为该区域电网平衡、调峰、调频,平急两用发挥巨大作用。同时,按照河南省、郑州市关于氢能产业发展要求,嵩山储能积极谋划推进氢能产业园、综合能源站等项目落地实施,目前该类型项目正按计划推进中,项目建成后将形成氢能“制-加-储-运-用”产业链雏形,助力郑州“中原氢都”建设。
二、机制创新激活力,机制创新增效能
面对新能源行业快速迭代的市场环境,嵩山储能深刻认识到体制机制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。2024年以来,严格落实国投集团“六定”工作部署,以“精简高效、权责清晰”为原则,系统性推进组织架构优化与管理机制创新,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。
组织架构持续优化,聚焦主业协同。按照“精简高效、权责清晰”原则,拟重构内部管理体系:保留综合管理部、财务管理部等职能部门,整合光伏、氢能业务为业务管理部,突出核心业务聚焦。新增投资管理部,专项负责资产并购、股权合作等资本运作,适应规模化发展需求。明确各部门职责边界与协作机制,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,形成“决策-执行-监督”闭环管理。
在人才队伍建设上,按照“因事设岗、人岗匹配”标准,拟重点补充资本运作、项目管理、技术研发等领域专业人才。2025年计划组建并购项目团队,围绕信息收集、尽职调查、谈判整合等环节强化能力建设。推行全员劳动合同制与市场化用工机制,建立管理序列与专业技术序列双重晋升通道,畅通“能进能出”人才流动渠道。
融资模式创新方面,坚持“绿色金融+资本运作”双轮驱动,光伏/微电网等常规项目采用“20%自有资本金+80%绿色金融项目贷”模式,已通过交通银行、浦发银行、工商银行取得多批次项目授信。已运营项目收益可全覆盖资金本息和运维费用,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。重大项目拟引入战略投资者与产业基金,探索“控股开发+股权合作”模式,拓宽资金渠道,保障项目资金供需平衡。
三、战略引领谋长远,多元布局拓新篇
立足新发展阶段,嵩山储能锚定“储能投资平台+综合能源服务商+前沿技术孵化器”战略定位,以“常规项目稳增长、重大项目树标杆、资本运作扩规模”为主线,推动业务高质量发展。
聚焦主业深耕,扩大市场布局。常规项目规模化复制,2025年计划落地10个以上微电网、新能源驿站等项目,以“光储充一体化”模式抢占新能源车辆能源供给市场,确保资产规模有序增长。此类项目开发周期短、收益稳定,资金以绿色金融项目贷为主,坚持自持运营,确保资产规模有序增长。
重大项目攻坚突破。聚焦高新区储能电站,打造电网侧示范项目、零碳冷链物流园探索“能源+物流”融合模式、氢能产业园构建区域产业高地。通过控股开发模式吸引战略投资者,撬动社会资本参与,放大国有资本效能。
深化资本运作,加速规模扩张。加大与央企、省企及行业头部企业对接力度,开展股权、资本、项目等合作。适时组建专业并购团队,对潜在目标企业、项目进行调研评估,按计划开展谈判,确保并购顺利完成,实现协同发展。通过资产收购、股权并购等方式,快速扩大资产规模,提升市场占有率与品牌影响力。
推进集团化发展,完善生态布局。按照国投集团部署,启动三年发展规划编制工作,2025年开始启动成立3家以上子公司工作,重点组建高新能源科技、运营管理、能源投资等专业平台,为集团化发展奠定架构基础。力争三年内实现资产规模5亿元以上,具备较强投融资能力,完成“资产向资本”的有序转化。
强化风险防控,筑牢发展底线。建立政策研究小组,密切跟踪新能源电价改革、储能政策调整等行业动态,及时优化项目策略;严控项目审批流程,确保项目风险可控;建立长期监控机制,定期评估项目收益与风险状况,为企业稳健发展提供有力保障。
四、发展启示与展望
回顾发展历程,嵩山储能深刻认识到,国有企业投身新能源产业必须坚持“三个聚焦”:聚焦战略导向,紧跟国家“双碳” 战略与地方发展规划,确保发展方向不偏航;聚焦市场化改革,以市场化思维配置资源、激励团队,构建市场化引才、育才、用才机制激活人才效能,提升核心竞争力;聚焦风险防控,建立全流程风控体系和投融资决策机制,在复杂环境中实现稳健发展。
展望未来,嵩山储能将继续以国投集团战略为引领,深化创新赋能,加快项目建设,在储能规模化、氢能产业化、服务专业化的道路上持续发力,为郑州市绿色低碳转型、河南省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国资力量。